2011年8月22日 星期一

葡萄催芽劑又稱為「二氯乙醇」無色劇毒、無專用解毒劑

南投縣信義鄉2對夫妻共餐後離奇死亡案新發展,據中央社報導,死者疑遭二氯乙醇成分的葡萄催芽劑毒殺,專家今天指出,這種非法農藥具有細胞毒性,每年約造成1到2起中毒案,沒有專用解毒劑,中毒者死亡率超過4成。

陽明大學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副教授、台北榮民總醫院臨床毒物科主治醫師楊振昌表示,除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,其他機構除非特別調整儀器及購置標準品以供比對,否則常規檢驗項目不包括二氯乙醇,難怪檢警追蹤4死案的致命毒物耗時費日。

楊振昌說,二氯乙醇會抑制身體的能量轉換機制,中毒症狀為噁心、嘔吐、心跳加快、血壓下降、抽筋、昏睡、呼吸衰竭等,國內沒有專用解毒劑,只能症狀治療,以緊急洗腎、氣管插管、給予醇類及抑制毒物吸收的酵素等,支持中毒者度過難關,死亡率達4成以上。

楊振昌指出,在動物試驗中,試驗鼠攝食量依體重計算,若每公斤體重攝食100毫克的二氯乙醇,有半數會毒發死亡;以此估算,體重60公斤的人若口腔黏膜沾到或吃到5公克的二氯乙醇,就有致命危機。

他說,二氯乙醇不是合法的農用藥物,在種植葡萄的台灣中部卻很容易取得,果農用來當葡萄催芽劑,醫界每年收治的1到2起的中毒案件,幾乎都在中部縣市。

衛生機關日前在南投4死案的死者體內檢出肉毒桿菌毒素,楊振昌說,當時他認為死者的角弓反張等症狀不似肉毒桿菌中毒,且並非所有死者都檢出肉毒桿菌,推測肉毒桿菌頂多是「幫兇」而非「元兇」,如今檢出二氯乙醇,真相應該很快就能水落石出。

而蘋果即時報導指出,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毒物研究中心主任洪東榮表示,葡萄催芽劑是種劇毒,臨床上發現只要沾在衣物、皮膚上就可能中毒,須即時以解毒劑解毒,曾有婦人沾染後不到20小時就喪命。葡萄催芽劑又稱為「二氯乙醇」,無色、透明,有濃郁的酒精味,可經由口服、皮膚接觸或吸入等方式造成中毒,具心臟、腎臟、中樞神經毒性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